二级建造师:中建施工质量控制的为什么那么好(制度三)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施工项目由许多施工过程或施工工序组成,根据过程或工序的难易程度以及 对工程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观感的影响程度,将过程或工序划分为一般过程或 普通工序、特殊过程或关键工序、采用“四新”技术的工序或过程。
2、具有以下特点或特性的过程,可判定为特殊过程。
1)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2)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取复杂昂贵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 控的过程;
3)过程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交付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3、具有以下特点或特性的工序,可判定为关键工序。
1)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2)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3)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能要求高或发生问题频繁的工序。
4、具有下列情形的过程或工序,可判为采用“四新”技术的过程或工序。
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进行施工的过程或工序;
2)公司无类似施工经验的施工过程或工序;
3)公司虽有类似施工经验,但施工人员、施工方法、施工环境、顾客要求、质量特性等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施工过程或工序。
5、不符合2条~4 条规定的施工过程或工序,可列为一般过程或普通工序。
6、项目部在编制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或称方案)时,应将特殊过程或关键工序、首次实施的过程或新工序列为质量管理重点或难点,制订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7、工序实施前,现场工程师应对工序条件进行检验(预检),检验的内容如下:
1)操作人员的技能是否满足工艺的要求,并接受了技术交底;
2)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是否验收合格并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设备、机具、计量检测器具的配置及工况、性能是否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4)施工环境是否满足工艺或施工方案的要求。如不能满足,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5)用于指导施工的方案或作业指导书是否通过审核批准。对于特殊过程或关键工序,工序实施前,项目部还应做好如下工作:
(1)项目总工程师应组织编制专项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2)项目总工程师应根据过程或工序的特点,分析影响过程或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如操作者的技能与经验、行为、施工机具的工况和性能、作业场所的环境、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关键的操作、施工顺序、技术间隙、技术参数等),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设立质量控制点,并明确各质量控制点重点管控的内容;
(3)项目总工程师向现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等参与工序实施的人员进行交底。
对于采用“四新”技术的工序或过程,工序实施前,项目部还应做好如下工作:
a、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艺能力鉴定(工艺评定);
b、项目总工程师依据工艺评定或工序能力鉴定的结果,编制过程/工序的施工工艺标准或施工技术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并向现场工程、质量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c、现场工程师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d、必要时,可先做样板或进行现场实验,确认工艺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实体工程施工。
8、工序实施过程中,现场工程师应指导、督促作业人员按规操作,防止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
对于特殊过程或关键工序,项目部还应采取如下管控措施:
1)现场工程师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管控,消除影响工序质量的系统因素,控制影响工序质量的偶然因素。
2)质量工程师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现场工程师组织纠正;
3)项目总工程师随机抽查过程或工序的操作者及其行为、作业环境、机具的工况和性能、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关键的操作、施工顺序、技术间隙、技术参数等是否与专项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所要求的保持一致。发现异常,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对于采用“四新”技术的过程或工序,项目部还应采取下列措施:
(1)项目总工程师应进行现场指导;
(2)借助试验检验等手段,验证工艺能力及施工工艺标准或施工技术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订对策。
9、过程或工序完成后,分别由现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依据相关专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对过程或工序产品进行自检、复检(验收)。复检(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按项目质量管理计划的相关要求做好成品保护或照管工作。
对于不合格的过程产品,由项目总工程师编制返工、返修方案,现场工程师落实返工、返修。
小编推荐:
点击这里查看二级建造师考试最新资讯
想要顺利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吗?点击立即做题:二级建造师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