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三种主要的课程理论
(一)课程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
(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该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在教育史上,有代表性的知识中心课程理论有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课程理论、斯宾塞的实用主义课程理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巴格莱德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人类文化的要素,即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赫尔巴特。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学生中心)(押题简答)
1.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排
2.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验和生活的范围,组织应心理学化,因为儿童还没有能力接受成人完整的经验,所以应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
3.以人为本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这一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卢梭、裴斯泰洛奇和福禄贝尔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杜威等人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以及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社会中心课程论者认为:
1.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的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提升学生反思和批判社会的能力,进而达到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
2.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上,应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冲击下(引发二战的经济危机),社会中心课程论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主观设想的蓝图“改造社会”,把学校作为形成“社会新秩序”的主要工具,为此,他们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
小编推荐: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点击查看
更多教师从业资格证考试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和历年真题在这里>>>考试资讯
想考试拿高分? 考无忧助你考试无忧>>>专家推荐在线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