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重点大集合?!

发布于 2018-08-14 10:04  编辑:simi
0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试题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题


通过和小伙伴们的沟通之后,考无忧小编发现大家都不怎么了解中医外科重点这个知识点,以下是考无忧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内容,赶紧坐好,认真看看!



【1】针对不同类型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外治方法

 

(一)皮损以潮红、丘疹为主者,选用三黄洗剂外搽,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涂,或1%2%樟脑、5%薄荷脑粉外涂,每天56次。

 

(二)皮损以糜烂、渗液为主者,选用绿茶、马齿苋、黄柏、羊蹄草、石韦、蒲公英、桑叶等;煎水湿敷,或以10%黄柏溶液湿敷。

 

(三)皮损以糜烂、结痂为主者,选用青黛膏清凉油乳剂或2%雷锁辛硫黄糊剂等外搽。

 

 

 


 

 

【2】针对尿石病的中医分型治疗措施

 

1)气结型

治法:行气化瘀,软坚散结。

 

处方:金钱草50克,海金沙15克,车前子24克,木通1O克,滑石15克,川楝子15克,乌药12克,芍药15克,牛膝15克,鸡内金12克,甘草5克。

 

加减:发热加龙胆草;血尿加生地;腹痛加川楝子。

 

疗效:以本方治疗气结型383例,与其他各型综合治疗共649煮例,结果排出结石354例,占54.5%,结石下移141例,占21.7%,总有效率为76.3%.

 

常用成方:四逆散、木香顺气散合失笑散、海金沙散等。

 

2)湿热型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处方:金钱草3060克,石苇30克,车前子24克,木通10克,滑石10克,瞿麦15克,蔫蓄20克,鸡内金1015克,牛膝20克,枳实12克,黄柏10克,琥珀6克,甘草梢10克。

 

加减:热象偏重加栀子、大黄;湿象偏重加茯苓、泽泻;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血尿加大小蓟、白茅根;腹胀加香附、冬葵子;舌有瘀斑加蒲黄、五灵脂;气虚加淮山药、肉苁蓉。

 

常用成方:八正散、石苇散、导赤散等。

 

疗效:以本方加减治疗尿结石250例,痊愈158例,有效44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为80.8%.

 

3)肾虚型

治法:益气活血,温肾利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桂枝10克,金钱草30克,车前子12克,泽泻15克,牛膝20克,石苇20克,滑石15克,乌药10克,桑寄生15克,益母草3O克,甘草梢12克。

 

加减:肾阳虚加附子、仙灵脾;肾阴虚加生地、黄精;兼湿热之象加黄柏、苡仁;血尿加服三七粉;结石位置偏高重用黄芪、牛膝,加丹参;结石偏大加三棱、莪术;结石位置偏低加木通、冬葵子;兼脾虚气滞加陈皮、木香;心气不足加枣仁、五味子。

 

常用成方:右归饮、桂附地黄丸。

 

疗效:用上方加减治疗尿石病330例,痊愈204例,有效52例,无效74例,总有效率为77.6%

 

 

 

 

 

 

 

 

【3】肛漏的中医辨证论治说明

①湿热下注证

证候:肛周经常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舌红,苔黄,脉弦或滑。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二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②正虚邪恋证

证候:肛周流脓液,质地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漏口时溃时愈;肛周有溃口,按之质较硬,或有脓液从溃口流出,且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伴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濡。

 

治法:托里透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③阴液亏损证

证候:肛周溃口,外口凹陷,漏管潜行,局部常无硬索状物可扪及,脓出稀薄;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肺虚者加沙参、麦冬;脾虚者加白术、山药。

 

 

 

 

 

 

 

【4】如何对发锁喉痈进行中医治疗?

 

1.内治:

初起:痰热蕴结: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热盛肉腐:清热化痰,和营托毒——普济消毒饮热伤胃阴:清养胃阴-益胃汤。

 

2.外治:

玉露散。双柏散臀痈湿火蕴结:清热解毒,和营化湿-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湿痰凝滞:和营活血,利湿化痰——仙方活命饮气血两虚:调补气血——八珍汤。

 

 

 

 

 

 

【5】破伤风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

 

破伤风者,因跌扑金刃伤破皮肉,及新久诸疮未合口,失于调护,风邪乘虚袭入经络,宜亟,皆莫救矣。要在初受风时,其证发热恶风,筋脉拘急,牙关噤急,伤口锈涩肿胀,或四围起粟作痒。此风热尚郁在表,急取玉真散二钱,温酒调服,盖被暧卧一时许,即可消散。

 

如入里势甚,舌强口噤,项背反张,口吐涎沫,不省人事,四肢抽搐,无有宁时者,取玉真散三钱,用童便调服,虽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速进玉真散二服,亦可保全。其患口以热童便洗净,生南星为末渗之,或以水调涂之,出水方妙。待风邪势平,接进荣养气血之剂八珍汤为宜。

 

 

 

 

 

 

【6】如何对肠痈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

①瘀滞证:

行气活血,通腑泻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②湿热证:

通腑泻热,解毒利湿透脓。复方大柴胡汤加减。或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③热毒证:

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7】冻疮的鉴别诊断方法

 

1.类丹毒:

多发生于接触鱼类和猪肉的手部,手指和手背出现局限性深红色或青紫色斑,肿胀明显,阵发性疼痛和瘙痒,有游走性,很少超越腕部。一般2周内自愈,不会溃烂。

 

 

2.多形性红斑:

多发于春、秋两季,以手、足、面部、颈旁多见,皮损为风团样丘疹或红斑,颜色鲜红或紫暗,典型者中心部常发生重叠水疱,形成特殊的虹膜状。常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

 

 

 

 

 

 

 

【8】三大类型尿石病的治疗措施

 

1、湿热型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处方:金钱草3060克,石苇30克,车前子24克,木通10克,滑石10克,瞿麦15克,蔫蓄20克,鸡内金1015克,牛膝20克,枳实12克,黄柏10克,琥珀6克,甘草梢10克。

 

加减:热象偏重加栀子、大黄;湿象偏重加茯苓、泽泻;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血尿加大小蓟、白茅根;腹胀加香附、冬葵子;舌有瘀斑加蒲黄、五灵脂;气虚加淮山药、肉苁蓉。

 

常用成方:八正散、石苇散、导赤散等。

 

疗效:以本方加减治疗尿结石250例,痊愈158例,有效44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为80.8%.

 

2、气结型

治法:行气化瘀,软坚散结。

 

处方:金钱草50克,海金沙15克,车前子24克,木通1O克,滑石15克,川楝子15克,乌药12克,芍药15克,牛膝15克,鸡内金12克,甘草5克。

 

加减:发热加龙胆草;血尿加生地;腹痛加川楝子。

 

疗效:以本方治疗气结型383例,与其他各型综合治疗共649煮例,结果排出结石354例,占54.5%,结石下移141例,占21.7%,总有效率为76.3%.

 

常用成方:四逆散、木香顺气散合失笑散、海金沙散等。

 

3、肾虚型

治法:益气活血,温肾利水。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桂枝10克,金钱草30克,车前子12克,泽泻15克,牛膝20克,石苇20克,滑石15克,乌药10克,桑寄生15克,益母草3O克,甘草梢12克。

 

加减:肾阳虚加附子、仙灵脾;肾阴虚加生地、黄精;兼湿热之象加黄柏、苡仁;血尿加服三七粉;结石位置偏高重用黄芪、牛膝,加丹参;结石偏大加三棱、莪术;结石位置偏低加木通、冬葵子;兼脾虚气滞加陈皮、木香;心气不足加枣仁、五味子。

 

常用成方:右归饮、桂附地黄丸。

 

疗效:用上方加减治疗尿石病330例,痊愈204例,有效52例,无效74例,总有效率为77.6%

 

 

 

 

 

 

 

 

 

【9】针对瓜藤缠的中医内治和外治法

一、内治法

(一)湿热瘀阻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伴头痛,咽痛,关节痛,发热,口渴,大便于,小便黄;舌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辨证分析:湿热瘀阻经络,局部气血凝结,故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湿阻清阳,热扰清窍则头痛;湿热内蕴,故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湿热上壅则咽痛;舌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为湿热瘀阻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萆藓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寒湿人络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辨证分析:寒性凝滞,湿性粘滞,寒湿人络,气血凝滞,凝结于皮下,故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寒凝肢节,阻遇阳气,故肢冷,关节痛,遇寒加重;寒湿为阴邪,阴津不伤,故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为寒湿人络之象。

 

治法:温阳健脾,通络理湿。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三妙丸加减。

 

二、外治法

 

以消炎、散结、止痛为原则。

 

(一)皮下结节较大,红肿疼痛者,外敷金黄膏、四黄膏或玉露膏。

 

(二)皮下结节色暗红,红肿不明显者,外敷冲和膏。

 

(三)蒲公英、丹参、紫草各30g,荆芥、丹皮、当归各20G,煎水外洗。

 

 

 

 

 

 

 

 

 

 

 

【10】风热疮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1.内治法

1)风热蕴肤证证见发病急骤,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淡红斑片,中心有细微皱纹,表面有少量糠秕状鳞屑;伴心烦口渴,大便干,尿微黄;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则疏风清热止痒。

 

主方消风散加减。

 

方药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瘙痒甚者,加白鲜皮、地肤子以祛风止痒。

 

2)风热血燥证证见斑片鲜红或紫红,鳞屑较多,瘙痒剧烈,伴有抓痕、血痂;舌红,苔少,脉弦数。

 

治则凉血清热,养血润燥。

 

主方凉血消风汤加减。

 

方药白芍,黄芩,鲜生地,桔梗,荆芥,防风,栀子,僵蚕,黄柏,黄连,甘草,归尾,花粉,银花,山豆根,升麻,薄荷。血热甚者,加水牛角以凉血清热。

 

2.外治法

 

1)以5%10%硫黄膏处涂或三黄洗剂、癣药水、复方蛇床子洗剂等外搽,每天34次。

 

2)苦参、蛇床子,土茯苓,川椒,明矾,煎水外洗,每天1次。

 

 

 

 

 

 

【11】中医外科内治三法则有哪些?

(一)消法

是指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此法适用于没有成脓的初期肿疡。具体应用时,必须针对病情,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有表邪者解表,里实者通里,热毒蕴结者清热解毒,寒邪凝结者温通,痰凝者祛痰,湿阻者理湿,气滞者行气,血瘀者和营化瘀等。此外,还应结合患者的体质强弱,肿疡所属经络部位等辨证施治,适当加以不同的药物,则未成脓者可以内消,即使不能消散,也可移深居浅,转重为轻。若疮形已成,则不可用内消之法,以免毒散不收,气血受损,脓毒内蓄,侵蚀好肉,甚至腐烂筋骨,反使溃后难敛,不易速愈。

 

(二)托法

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一种治疗大法。此法适用于外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如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仅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如毒邪炽盛的,还需加用清热解毒药物。

 

(三)补法

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一种治疗大法。此法适用于溃疡后期,毒势已去,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等。如毒邪未尽,切勿遽用补法,以免留邪为患,助邪鸱张,而犯实实之戒。

 



 

 

考无忧小编偷偷告诉你:

当我们愿意付出多一点力量并看到回报的时候,就会明白,所谓奋斗努力的意义,并非是要成为人上人的成功,而是不想放弃自己。

一个今日,都是明日,每一个明日,都会成为你的昨天。

所以,无论你在哪里,都请为你的今日负责,为你的明日努力!

赶紧进入考无忧官网刷题、背知识点、复习以上的中医外科重点吧!



 

 




考无忧小编推荐:

更多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考条件、考试时间相关资讯,请点击>>>卫生高级职称考试

专家推荐在线做题(含历年真题),点击在线刷题>>>中医外科题

考试想拿高分考无忧助你考试无忧!点击题库下载>>>中医外科题库

 


本文网址:http://www.k51.com.cn/info/yxgjzcks/1808/1444174.html
选择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