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无忧小编分享这份烧伤外科学重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看了线索清晰、要点明确,复习起来驾轻就熟!平时要多看多背才更有用哦!大家一起努力哦!
【1】应激性溃疡
1.严重创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创伤有: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颅内疾病、脑外伤、腹部手术等。
2.长时间低血压如休克、慢性肾衰竭、多器官衰竭等。
3.药物使用如抗癌药物和类固醇激素治疗后,阿司匹林、消炎痛等的长时间使用。
4.其他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胃是应激状态下最为敏感的器官,情绪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蠕动,紧张和焦虑可引起胃黏膜糜烂。
(2)胃黏膜屏障的损伤 对应激性溃疡来说,胃黏膜屏障的损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病原因,任何影响胃壁血流的因素都会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功能产生影响,削弱胃黏膜屏障。大手术、严重创伤、全身性感染等应激状态,特别是休克引起的低血流灌注,均能减少胃壁的血流,发生应激性溃疡。
(3)胃酸和H+的作用 胃酸和H+一直被认为是溃疡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胃酸增多显然能加重胃黏膜防卫系统的负荷,但应激性溃疡时胃酸一般不高,甚至减少,尽管如此,仍不能否定H+在应激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由于胃黏膜屏障受损,H+浓度虽不高,仍可逆行扩散,出现胃壁内酸化。则可产生急性胃黏膜损害。
(4)代谢产物的影响 如PG产生减少,而且还会出现其他一些炎性介质的失控等。
(5)幽门螺杆菌感染 据报道,十二指肠溃疡病人Hp的检出率为85%,胃溃疡病人为53%,但Hp是造成溃疡病的病原菌还是溃疡发生后的并存菌还难以确定。现认为Hp可造成急性胃炎,但很少产生急性溃疡,也不会引起显性出血。
(6)胆盐的作用 胆盐对胃黏膜的作用不容忽视,胆盐被认为是除阿司匹林和酒精以外造成胃黏膜损害排行第3位的物质。
【2】下腹部皮瓣切取术手术步骤及麻醉部位:
【手术步骤】
在股上端沿股动脉作长约8cm的直切口,与皮瓣下端两侧的切口相连呈Y形。于切口内显露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和大隐静脉,继之显露股动脉,沿其走行向上显露腹壁浅动脉在股动脉的起始段。旋髂浅动脉的起点多于股动脉内侧,距腹股沟韧带约1cm,将其向上游离直至进入皮瓣内为止。沿皮瓣周围切开皮肤,直达腹外斜肌腱膜,然后自上而下于腹外斜肌腱膜浅面锐性分离皮瓣,仅余皮瓣下端血管蒂相连续。
【手术条件】
切取游离皮瓣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1.有可供选择的供瓣区,供瓣区皮肤颜色质地与受皮区相宜,有可供吻接的一组动、静脉血管且血管变异少;
2.受皮区有可供吻接的一组血管;
3.具备显微外科技术和器材;
4.不适于皮片或有蒂皮肤移植者;
5.病人全身情况允许。
【麻醉】
硬膜外麻醉。
【3】吸入性烧伤的分类有哪些?
1.充血型喉烧伤
为喉烧伤中病情较轻类型,为吸入性损伤时,喉黏膜受有毒气体或热力原因,造成黏膜充血,临床治疗主要以保护喉黏膜,减轻临床症状为主。
2.水肿型喉烧伤
为喉烧伤中病情居中类型,为较充血型喉损伤严重,可表现为黏膜水泡或水肿使声带、会厌活动受限。
3.阻塞型喉烧伤
为喉烧伤中病情最重类型,因吸入性损伤黏膜损伤较重,且以喉部为主,呼吸道充血、水肿、分泌物堵塞、以及支气管痉挛等因素,使通气受阻,一经确诊,需立即实施气管切开保证通气,缓解会厌、声带、咽喉腔内壁黏膜下水肿造成的喉梗阻。
【4】烧伤休克后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烧伤休克的防治,当前仍取补液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伤后2-3天的休克期内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低蛋白血症,持续监测心、肺、肾、胃肠、血液系统的变化,预防并发症。
(a)补液疗法:
1.按全国公式制订输液计划: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输入胶晶体液量=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5(小儿为1.8;婴儿为2.0)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另加生理量2000-3000ml。(小儿生理量为60-80ml/Kg;婴儿为100-200ml/Kg)。胶体和晶体的比例为1:1,或1:2。输液速度在伤后8小时内均匀输入总液量的1/2;另1/2量在后16小时内均匀输入。第二个24小时补入的胶晶体量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生理量仍为2000-3000ml。第三个24小时输入的胶晶体量则为第二个24小时的一半,生理量仍为2000-3000ml。经常维持病人(成人)尿量30-50ml/小时。
2.、输液治疗注意点:
(1)胶体液指血浆、全血、人体白蛋白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后两种的用量不宜超过1000ml。晶体液包括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和等渗碱性液(碳酸氢钠和乳酸钠溶液)。电解质液与碱性液之比一般为2:1,如有血红蛋白尿或严重酸中毒时,碱性液输入量可增至1:1。如缺少胶体液,可用电解溶液代替。基础生理量指5%或10%的葡萄糖溶液,成人每日为2000-3000ml。如因暴露疗法、室内温度、天气炎热、创面用烤灯或热风机烘等,可增加输入量以经创面、皮肤和肺呼吸等不显性失水。
(2)成人烧伤<20%/Ⅱ度,小儿<5%-10%,无恶心呕吐者,应及早进量进食。幼儿可饮母奶。大部份伤员不需静脉输液。头面颈部组织较疏松,烧伤后水肿重,尤其小儿头面烧伤)5%要预防休克,应予输液。
(3)成人烧伤面积在20%-30%,可静脉输液加口服流质,补液以电解质为主,胶体液可用右旋糖酐:Ⅲ度烧伤者,胶体以全血、血浆为主,适量右旋糖酐。
(4)计算的补液与成份,必须切实按时、按质,按量输入。在烧伤休克期2-3天内,中断输液或输液过慢均可发生休克。
(5)进行输液治疗时,必须强调尿量监测。因尿量的减少先于血压、脉搏的变化。血压低,脉压差小,尿少,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已有休克,应先输入胶体液;血压、脉压差正常,尿少,应先输入电解质液或水份。输入右旋糖酐可使尿比重上升。
(6)输液抗休克时,注意采取保暖,更换潮湿敷料,减少搬动,充分止痛,吸氧,防感染综合治疗。
(b)特殊情况的处理:
1.来院时伤员已处于严重休克,应立即进行静脉切开,快速输液,成人每小时可输电解质液、全血、血浆约1000ml左右,至病情改善,开始排尿,再按尿量、脉搏、血压,肺部有无罗音等调整输液量与速度。为减轻再灌注损伤,需给予给生素C、E、辅酶Q10等自由基清除剂。为改善心脏功能,及早输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并给能量合剂。
2.少尿无尿:应先补充血容量抗休克,不给利尿剂。血容量基本补足,待血压上升时,可用甘露醇(0.5-1.0/Kg)。重复应用利尿剂仍然少尿或无尿者,应考虑有无急性肾衰。
3.血红蛋白尿与肌红蛋白尿:应增加输液量并输碱性溶液以碱化尿液,要求尿量达到80-100ml/小时,及早输甘露醇。记录尿颜色及尿量变化,直至尿液清亮为止。
用药原则:
1.治疗原则补液及用“A”+“B”类抗菌素药物。
2.给予大量血浆及白蛋白治疗。
疗效评价:
1.休克期安全度过。
2.过不了休克期,出现并发症。
【5】烧伤创面植皮法有哪些?
植皮是消灭创面,从根本上防治创面感染,减少败血症的有效措施。大面积Ⅲ度烧伤,应有计划地分期批清除焦痂植皮,争取在伤后6~7周内基本消灭创面。
(1)自体筛状植皮:用鼓式取皮机或徒手切皮刀取大片薄中厚皮片,以手术刀戳孔呈筛状,孔的大小约0.5~1.0cm,密度视需要而定。这样皮片既可扩大面积,又有利于创面分泌物引流,以使皮片成活良好。此法适用于除颜面以外的切痂创面或肉芽创面,可以预防或减轻烧伤后畸形,远期效果良好。
(2)网状植皮:将切取的大张薄中厚皮片,在网状切皮机上切出规则而密集的网孔,皮片拉开即成网状,扩大植皮面积。按所用切皮板不同,皮片可扩大1.5、3、6、9倍,可用较小皮片覆盖较大的创面。该法节省皮源,缩短手术时间,适用于深度烧伤切、削痂后的创面或肉芽创面。扩大3倍者为最常用,1.5倍者适用于手部,6倍者用于非功能部位。为了减少网眼处创面暴露,常需用网状异体皮,异体皮或人工皮作重叠覆盖。
(3)自体小片植皮:将薄皮片剪切成0.3~0.5或1.0cm以下的方形或长方形小块,散在移植于创面,皮片间距0.5cm左右,又称点状植皮。点状植皮操作简单,皮片生长条件较低,常用于肉芽创面,可扩大植皮面积,节省供皮区。但比较费时且远期遗留斑状瘢痕,易造成关节部位挛缩,外观也不能令人满意,因而最好仅限于非功能部位或隐蔽处。
(4)大张筛状异体(种)皮嵌植点状自体皮:大面积Ⅲ度烧伤早期切痂后,先移植大张筛状异体皮,或用特制的打孔机切出许多“门”形孔,2~3天后打开包扎,如异体皮片贴附良好,在孔洞中嵌植0.3~0.5cm大小的自体皮,这样大张异体皮与点状自体皮均在创面上存活,自体皮在异体皮下匐行生长,逐渐扩大,取代异体皮而融合成片,使创面愈合。这方法适用于皮源较缺乏的病人。
(5)自体及异体(种)皮相间移植:常用新鲜异体(种)皮,液氮储存皮,剪成宽0.3~0.5cm点状或条状,两者相间移植于切、剥痂或肉芽创面。异体(种)皮与自体皮生长后,创面得到初步覆盖,随后出现排异反应,由两侧的自体上皮扩展而愈合。该法也适用于皮源较缺乏的病人,如异体皮质量较好,自体皮移植间距合适,生长扩散后可获得一次性封闭创面的良好效果。
(6)微粒皮片移植:将小片薄断层自体皮剪成微粒,最大不超过1.0mm2,在等渗盐水中驱散。倾注于绸布上,在托盘内放一均匀布满小孔的漏小盘,上放绸布、皮片,加生理盐水达到漏盘的1/3~1/2.双手提起托盘,缓缓倾斜,使微皮接触到绸布后,再遇水则源于水面,此时绝大部分微皮的表面向上,使其均匀分散于水面,提起漏盘,盐水经绸布、漏盘孔缓缓流进托盘,则微皮均匀地沉在绸布上,表皮面仍向上,取出绸布,覆盖在同种皮片的真皮面上,微皮的真皮面向外,除去绸布即可移植到切、削痂后的创面。这样供皮区与受皮区面积之比可达1:18,创面愈合时间5~8周。残留创面需补充植皮。本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可保持90%以上的微皮的方向与同种皮一致,易于存活。适用于自体皮源缺少的特大面积烧伤。
(7)自体表皮细胞培养与移植:是80年代发展的新动向。据报道,取自体表皮基底细胞进行细胞培养,3周左右在培养瓶内扩展生长成一张复层表皮皮片。许多张培养皮片移植于部分烧伤创面,成功地治愈一些危重烧伤病例。移植后8天形成角质层,3个月后有10层表皮细胞,基底膜发育良好,表皮下网织纤维较完整。国内许多单位正加紧进行研究。由于表皮细胞培养传代技术复杂,上皮细胞生长中抗感染能力弱,过渡到临床广泛应用尚需攻克一些难关,但其发展前景将使烧伤治疗改观。
(8)供皮部题:烧伤伤员的供皮区必须十分珍惜,应做到有计划合理利用,并尽可能照顾到晚期整复的需要。应用头皮作供皮区由于皮肤较厚、毛囊深,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切取薄皮后能较快愈合,6-7天可以重复切皮,一般供皮10次以上仍然不影响头发生长。四肢躯干的非烧伤区,浅Ⅱ度及深Ⅱ度愈合区,亦可在首次供皮后2~3周重复供皮。
【6】急性肾衰发病机理:
急性肾衰的发病机理目前主要有二种认识。
一种认识认为,循环衰竭时,使肾缺血,肾血灌注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引起少尿或无尿;
另一种认识认为,急性肾衰的发生与肾小管损害有关,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肾小管阻塞,发生肾小管阻塞后,阻塞的近端肾小管扩张,管内压升高,阻塞的远端肾小管变细,管内压降低,从而使肾小球滤过压降低引起少尿。
急性肾衰的病程可分为三期,初期指接触病原后6小时以内,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伤但未坏死;持续期(6小时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修复期即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再生修复,肾组织结构及功能恢复正常。
极轻之损伤可不出现持续期,严重的损伤难以完全修复。 急性双侧性肾皮质坏死: 发病机制可能有
①休克及大出血使肾血管强烈收缩造成内皮细胞损害,其后损害处可有血栓形成。
②妊娠后期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增加而纤溶能力则减弱,分娩时胎盘释出大量凝血激酶样物质造成血管内凝血累及入球及小叶间动脉,导致大片肾皮质缺血坏死。
③肾移植患者体内存在细胞毒抗体,造成移植肾血管内皮细胞免疫损害导致血管内凝血。
④毒素、细菌感染及药物可直接或通过免疫机制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肾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肾皮质缺血坏死。
考无忧小编告诉你:
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
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
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要想考试成功,就需要把以上的烧伤外科学重点先复习好!
考无忧小编推荐:
更多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考条件、考试时间相关资讯,请点击>>>卫生高级职称考试
专家推荐在线做题(含历年真题),点击在线刷题>>>烧伤外科学试题
考试想拿高分? 考无忧助你考试无忧!点击题库下载>>>烧伤外科学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