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3368》课程考试大纲

发布于 2020-11-24 10:43  编辑:XIE
0
自学考试 扫码微信刷题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学                                            课程代码:3368

                                        

第一部分  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农村社会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方向)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作为社会学的具体分支学科,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体系、范畴体系和研究方法,从综合角度考察、研究农村社会整体与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农村社会的本质及其变迁、发展的特殊规律,为正确认识我国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社会系统的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是一门实证性、应用性较强的特色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以整体的、综合的观点看社会,能用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农村社会现象中的现实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理解农民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知识。

3、掌握农村家庭、家族、社会组织的相关知识。

4、理解农村生活方式特征、内容和、评价方法。

5、掌握中国农村社会分化和农村社会分层的基础知识。

6、了解农村土地问题和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

7、把握解决农村人口问题的途径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约因素。

8、掌握新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途径。

9、了解农民技术教育地位、特点以及在我国发展的状况。

10、掌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遵循原则和发展状况。

11、理解农村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关知识。

12、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行动。

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农村社会学对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或参考价值。学习过程中应以邓小平理论、经济法、法律基础等课程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注意与农业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乡镇规划、乡镇社会管理、乡镇行政管理等课程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熟悉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意义;重点理解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农村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般)

识记: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产生的时间、地点、标志

理解:农村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农村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

(二)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重点)

识记: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持综合论和特殊轮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本教材的观点

理解:农村社会学与普通社会学、农村经济、社会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的关系

(三)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次重点)

识记:农村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原则

应用:农村社会学研究一般程序和具体方法

(四)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一般)

理解:农村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调查实践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和新中国成立前后职业社会学家对中国农村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贡献;重点掌握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和费孝通农村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调查实践与理论成果(次重点)

识记:毛泽东社会调查实践的主要成果

理解: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和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新中国成立前后职业社会学者的农村社会学理论与实践(次重点)

识记:杨开道、费孝通、晏阳初、梁漱溟农村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贡献

理解:费孝通的农村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农民的社会化与现代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农民的含义、特征和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重点把握农民社会化的内涵和影响农民社会化的因素;科学界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含义;重点掌握农民观念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明确实现农民现代化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民的含义及其特征(次重点)

识记:农民的含义

理解: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特征

(二)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一般)

理解: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

(三)农民的社会化(重点)

识记:社会化含义;农民的社会化含义

应用:影响农民社会化的因素

(四)农民的现代化(次重点)

识记:现代化和农民的现代化含义

理解:传统农民的心理特征;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内容

应用:实行农民现代化的途径


第四章  农村家庭与家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家庭的起源与发展、家庭的不同类型,重点理解农村家庭的特点、功能,熟悉农村家庭的变迁;要能科学界定家族的含义,了解传统农村家族特点、存在条件;正确理解现阶段我国农村家族复活趋势的特点和正、负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家庭(一般)

识记:家庭的分类

理解: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二)农村家庭(重点)

识记:农村家庭含义

理解:农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

应用:我国农村家庭的变迁

(三)农村家族(次重点)

识记:家族含义;传统农村家族的特点

理解:农村家族存在条件

应用:现阶段,我国农村家族功能和复活的趋势特点


第五章  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能科学界定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组织的概念;了解农村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和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划分;重点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组织制度创新的状况,掌握村民自治制度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和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创新成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村社会组织的含义和构成要素(次重点)

识记:狭义社会组织概念;农村社会组织概念; 

理解:农村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二)农村社会组织的类型(一般)

识记:农村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教育与文化组织的含义、形式

理解:农村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的性质、职能

(三)市场经济与农村制度创新(重点)

识记:农村合作与服务组织的形式;股份合作制形式及特征

理解:村民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应用: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组织制度如何不断地推陈出新


第六章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村落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科学界定农村居民社会生活含义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含义;重点理解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熟悉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构成和评价方法;领会村落文化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含义、分类与评价方法(次重点)

识记:农村居民社会生活含义;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含义

理解: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构成要素

应用: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分类方法;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评价方法

(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重点)

理解: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

应用: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 

(三)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一般)

识记: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方式、交往方式的特点

理解:我国农村居民劳动方式的特点

(四)中国农村的村落文化(一般)

识记:村落文化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理解:中国农村村落文化的变迁过程


第七章  农村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科学界定社会分化、社会分层的含义;了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的趋势以及中国农村社会分化与分层的意义;重点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的原因和特点,农村社会分层的理论与标准;掌握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研究成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村社会分化及其原因(次重点)

识记:社会分化;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特点

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的原因

(二)农村社会分层的理论与标准(重点)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马克斯·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应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标准

(三)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次重点)

识记:陆学艺将中国农民大体划分8个阶层

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的趋势

(四)中国农村社会分化与分层的意义(一般)

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的意义


第八章  农村土地问题与土地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土地的特性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重点理解土地制度的含义、内容以及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特点和功能;明确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对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土地与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一般)

识记:土地;土地资源

理解:土地的特征;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二)土地制度与我国土地制度(次重点)

识记:土地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理解: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特点和功能;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中得到的启示

(三)我国目前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深化改革的思路(一般)

理解: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目标、原则及对策


第九章  农村人口问题与农村人口城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口、农村人口的含义和中国农村人口的特征;认清我国农村人口问题具体表现,把握解决农村人口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重点理解城镇化、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含义和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制约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村人口(一般)

识记:人口;农村人口;人口素质;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性别构成

理解: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特征及成因。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表示人口的性别构成的方法 

(二)我国农村人口问题(次重点)

理解:我国农村人口问题具体表现

应用:解决农村人口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农村人口城镇化(重点)

    识记:城镇化的含义;城镇的特征

理解: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城镇化的内容

应用: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十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原因;重点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对策;积极探索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原因(一般)

识记:农村劳动力流动

理解: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原因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次重点)

应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对策

(三)对民工潮的评价和农民工权益保护(重点)

识记:民工;民工潮

应用: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第十一章  农民技术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理解农民技术教育特定内涵地位作用和特点;了解我国农民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认清农民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农民技术教育改革与调整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民技术教育地位、作用和特点(一般)

识记:农民技术教育

理解:农民技术教育的地位、作用与特点

(二)我国农民技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一般)

理解:我国农民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

应用:我国农民技术教育存在问题

(三)农民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次重点)

理解:农民技术教育改革与调整的基本原则

应用:优化农民技术教育的主要措施


  第十二章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界定社会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含义;重点领会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理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重点)

识记: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产生时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端

理解: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应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次重点)

识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理解: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应用: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次重点)

识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理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应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状况的建议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次重点)

识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理解: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应用: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评价;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改革思路

    

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科学界定社会秩序、农村社会秩序、社会控制、农村社会控制、社会越轨的等概念;了解社会控制的结构、类型和手段;重点理解传统农村社会秩序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以及农村社会控制的特征、原则和机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秩序的概念与类型(一般)

识记: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类型

(二)农村社会秩序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次重点)

识记:农村社会秩序

理解:传统农村社会秩序构成要素

应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控制的结构、类型和手段 (次重点)

识记:狭义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类型;社会良性运行;社会越轨

理解:社会控制的结构、手段和过程

(四)农村社会控制的特征、原则及有效机制(重点)

识记:狭义农村社会控制

理解:农村社会控制的特征;农村社会控制原则

应用:农村社会控制机制


第十四章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环境科学、环境社会学的概念;重点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区域综合治理的途径以及目前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行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环境科学与环境社会学(一般)

识记:环境;环境社会学;环境科学

理解: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次重点)

识记: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类型 

理解:当今困扰人类的具有普遍性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应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次重点)

识记:可持续发展

理解:农业生态环境的区域综合治理需要强化的四种意识

应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行动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和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农村社会学》 朱启臻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目标总要求和各章掌握的知识点。

2、应熟知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体会与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注意指导考生加强本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加强考生自学能力、观察和思维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4、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准,指定教材为基础,避免随意超纲。

5、辅导时协助考生理解知识点的能力层次,不可将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直接挂钩。

6、辅导时应突出重点,对学生要启发引导,不可让学生死记硬背。

7、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刻苦学习,钻研教材,独立思考,勤于提问。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助学课时72学时,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 6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4

农民的社会化与现代化 5

农村家庭与家族 5

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 5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村落文化 5

农村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5

农村土地问题与土地制度 5

农村人口问题与农村人口城镇化 5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 5

十一 农民技术教育 5

十二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6

十三 农村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 6

十四 农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5

合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度量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改正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晏阳初、梁漱溟   B.李景汉、费孝通  

C.李景汉、晏阳初   D.梁漱溟、杨开道

2、农村社会学的产生最初可追溯到(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    B.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C.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     D.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农民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  )

A.文化    B.家庭    C.学校   D.同辈群体   E.大众传媒

2、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的政治组织主要包括(  )

A.政党组织   B.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C.共青团组织   

D.妇联组织   E.自治组织

(三)填空题

1、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对象是             与其        之间的关系。

2、农村社会学家杨开道的主要著作有《农村社会学》(1929年) 《               》 (1930年),主编  《                      》 14种。

(四)名词解释

1、农村社会分层

2、城镇化

(五)判断改正题

1、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一个根据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该国或地区九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2、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有社会规范的行为,它包括违法、违纪、违规等不遵守规范的行为。

(六)简答题

1、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过程。

2、简述传统农民的心理特征。

(七)论述题

1、联系实际阐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联系实际论述中国农村社会分化的意义。


小编推荐:

更多自学考试资讯,可关注【考无忧自学考试】公众号

扫码二维码,立刻关注~

image.png


点击这里查看更全面>>>>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考试资讯

想要顺利通过自学考试吗? 考无忧助你一臂之力!>>>>点击立即做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考试题库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考无忧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本文网址:http://www.k51.com.cn/info/zxkszk/2011/2455429.html
选择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