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心
1.从性质上说,( )是指用人单位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律行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沟通的特性的是( )。 3.《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 )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4.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情况下( )。职工和企业双方均可在原工资协议( ),向对方书面提出协商意向书,进行下一轮的工资集体协商,做好新旧工资协议的相互衔接。 5.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 )。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 ),并经本单位( )同意。 6.工资集体协议签订后,应于( )内由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7.工资协议签订后,应于( )由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工资协议( ),对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代表资格、工资协议的条款内容和签订程序等进行审查。 8.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 ),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9.生效的企业级集体合同对( )具有约束力。 10.在工资集体协商中,( )是确定工资水平的底线。 11.按照( )划分,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类。 12.企业违反集体合同,应当( )。 13.下列事项中不宜列入集体协商议题的是( )。 14.首次在部门规章中提出劳动关系双方应通过协商的方式制定工资制度的是( )。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6.如果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 )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生效的集体合同,应当自生效之日起由( )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17.按照沟通参与者的社会位置和信息流向来划分,可以分为( )。 18.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须经全体职工代表( )以上或者全体职工( )以上同意。 19.企业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协调( )的重要法律制度。 20.雇员和雇主双方均可在原工资协议期满( )日内向对方书面提出意向书。
×
微信扫一扫
快速购买